記得某次請朋友在辦公室附近的麵店,因為時間有限只能簡單填飽肚皮,那時他說他很喜歡這一類型的小吃,我的文章這類型的小吃出現的少,也不是不愛就是吃的機會比較少!今天不知道為什麼心血來潮,可能因為它的名字可愛,加上他有米其林加持。
每次來到萬華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但是萬華總給我空盪盪的感受,這裡蕭條但又常有新大樓出現,走在馬路上,感覺這裡的老人特別多,無意瞥見的老屋都讓我像個外地人一樣感到驚奇連連,明明已經在台北居住許多年。
又真的是奇妙,每一個行政區都有每一個行政區的氛圍,走在師大商圈是濃厚文教的氣息,走在信義商圈是熱鬧時尚的節奏,萬華我沒有很喜歡來,但又很詭異的是我三不五時還是會跑來,上一次因為是市集的關係跑來,還有某次是跑去吃本願豆花。吃,也是一種目的。你會專程跑來!
出發前我還問老公要不要訂位?想說小吃類的餐廳應該不用!結果到了現場,人真的滿多的,我們被安排至外面走道的位置;小王煮瓜就在華西街上,走過來看哪家餐廳有人排隊就是那家了!不過以前走過這二三次卻沒發現這家?外帶或內用都要先排隊等候帶位,先點餐先結帳。
菜單上的我們幾乎都點了!滷肉飯、焢肉飯、清湯瓜仔肉、鮮魚湯、滷白菜、高麗菜、筍絲、豆腐、油豆腐、蒜泥雞我們都點一輪!感覺好爽啊~
他們家的菜色上來都是黑金油亮亮的樣子,看起來好可口,吃了兒子一口(自己沒點)肥瘦勻稱,也還滿香,滷汁帶著甘甜,我問,那跟北投的矮仔財比起來呢?他們說早就忘了!但我卻記得矮仔財的一股焦糖醬香令我印象深刻,吃起來偏甜,也較油,矮仔財的肉丁滷到軟爛不見肉丁,比起來小王煮瓜的滷肉飯清爽多了,米飯吃起來不軟糊,滷肉膠質滿滿,倒是焢肉飯!!!
第一口有我熟悉的味道!!那個味道我講不出來!但真的好吃!!連先生也說好吃!!我記得有些麵店也有焢肉飯的選項,先生每次必點!但我怕肥肉所以盡量避而遠之,只是小王煮瓜這道焢肉不但味道有滷進去,吃起來帶有嚼勁,那Q軟Q軟的外皮吃起來特別感到香~
尾韻來帶著甜,那軟滋軟滋的模樣還顯得有些俏皮,連我顯少吃焢肉的人都覺得意猶未盡,不但肥而不膩也沒有豬肉的腥味,表現比滷肉飯亮眼。
滷白菜也好吃!只要店內有這道我也幾乎必點,好吃到連碎邊也不放過,它的鹹不會死,又帶有白菜的甜度,相當平衡。但店內另外還有高麗菜,為比較差異性也點了一份來吃看看,高麗菜吃起來更脆,雖然一樣都是用滷的,但吃的出兩者間的不同,蔬菜的清甜在醬汁裡更提升了!
店內的招牌就是清湯瓜仔肉!!這道也是有故事的,早年台灣人在酒家或辦桌時都會有這麼一道瓜仔雞湯,當時的廚師(也就是小王煮瓜的上一代)為了怕小孩子吃的時候有骨頭危險,特別研發瓜仔豬肉湯,湯底使用大骨慢慢熬燉,加上日光醬瓜增加湯頭,喝起來意外的香醇~
溫柔的鹹加上淡淡的甜,沒想到這一碗湯就這樣傳承了數十年,也成了店內招牌。以前的人物資缺乏,這道湯滿是對孩子的愛!
我跟小子都愛筍絲,只有老公不愛,筍干吸收了醬汁變得更加入味,這道也很下飯唷!是說我光是吃小菜就吃撐了!突然想到有次友人問我覺得幸福是什麼?他的答案是有人記住你喜歡吃的,喔喔~我連對方不喜歡吃的我都記起來了~不過還是記喜歡吃的容易(笑~
滷豆腐跟滷蛋(我有吃到嗎?男生掃盤好快!
滷豆腐跟滷豆乾又不大一樣,有人喜歡豆腐軟嫩的口感,也有人喜歡較有咬勁的豆乾,只是看到這被滷的黑金的豆腐!!真的覺得好厲害!怎麼可以滷的這麼黑!!
鮮魚湯還另外附上芥末醬油膏,一口清甜的魚湯,一口軟嫩的魚肉在沾上醬油,這道湯也很好喝哩!
蒜泥雞...我確定牠是肉雞。因為晚上聚餐時婆婆特地準備的雞肉(聽說也是萬華很厲害的雞)應該是放山雞,咬起來比較紮實,但其實我喜歡介於中間的口感。蒜泥雞淋的醬油太多有點偏鹹但口感上還可以~
小王煮瓜(小王清湯瓜仔肉)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17之4號(攤位153號)
電話: 02-2370-7118
萬華其它好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