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黃山的第二天早上我們一行人前往績溪,今天主要的是到龍川景區看胡氏宗祠,一聽到胡氏我就聯想到胡適,之前在看林徽因的故事(她是中國有名的建築學者),才知道林徽因是梁啟超的媳婦,而胡適跟梁啟超的交情也非常要好,他們一起成立了新月書店。任公曾說:績溪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適之。
更多黃山旅遊文章
【邀約】映象黃山DAY3- ●絕美秋景有如走入山水潑墨畫●(上)
【黃山‧屯溪】歷史上消失的神秘古地穴│花山迷窟北緯30度的謎團
這裡是績溪胡氏的聚集之地,明代有抗倭英雄胡宗憲,清代有商人胡雪嚴,年代再更近一點有國家主席胡錦濤。
來到黃山印象裡就是牌坊多、古村落多、還有就是宗祠多。不管是宏村或是呈坎還有龍川這邊清一色都是黑瓦白牆,我不禁想到徽因的那個時代,這些鬱鬱蒼白之景,徒增一股寂靜之情;黃山原本的地名為徽州,徽州在古代是一個行政區域,管轄的範圍包括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共六縣,不過在1987年改名為黃山市。這日我們從屯溪出發,大概半個小時左右抵達績溪。
績溪縣為低山丘陵山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西部為黃山支脈,號稱江南第一祠的胡氏宗祠是龍川著名的景區之一。龍川景區全天開放,內部景點開放時間:7:30-16:30/門票:成人75元,兒童及學生還有60-69歲老人優惠票40元,70歲以上老人免票。
胡氏宗祠建於宋朝,嘉靖25年里人兵部尚書胡宗憲捐資擴建,清光緒二十四年第二次重修,主體保留了明代徽派建築風格,內部則以清代的風格為主。
據說這裡是胡宗憲衣錦還鄉時修建的,胡宗憲字汝貞,號梅林,是明代的政治與軍事人物,胡宗憲當時考取進士,並任山東益都知縣,不但治理了旱災也平定了盜賊,有著治理有方的名聲。不過明世宗的時候胡宗憲被關押獄中,並在獄中自盡而亡,明神宗後來為他平反肯定了他的抗倭功績,並賜予御葬榮譽追諡襄懋。
講到胡宗憲我對他的故事不是很清楚,但講到戚繼光我就有印象了,有人說胡宗憲喜好掌權,媚上,揮金如土,不過他卻知人善用,深沉多謀。
胡富紀念館與胡宗憲少保府相連,展館又分為少年神童、大器晚成、公正執法、平反冤獄等幾個主題,透過圖片與實物、場景等形式展現胡富一生的事蹟。
胡富也是明代的名臣,聽說他七歲能詩,十三歲就中秀才,三十四歲中進士,後來授南京大理寺評事,平反許多冤獄。居鄉清正,朝廷為表揚他贈太子太保,諡康惠,賜以御葬。 生前著有《龍峰文集》,事蹟載《明史》。
除了文中提到的幾個名人以外這裡還出過徽墨大師、民國教育家及史志家、淮南鐵路設計師等等。
紀念館裡有很多關於胡氏家族的故事與顯赫的事蹟。
不知道陸劇有沒有演過他的故事?看古裝劇好像比較可以快些進入劇情故事,不然其實我對胡宗憲是很陌生的!而且時代也離我們好遠了~來龍川這邊可以欣賞宗祠裡的木雕,胡氏宗祠以典雅的殿宇以及精美的雕刻著稱於世,另外明代奕世尚書坊是正宗古物,坊上的刻文是出自明代的手跡相當珍貴!
大陸這邊每到一個景區都會有個導覽拿著麥克風解說,但說實在的,一來我覺得破壞寧靜的街道,二來麥克風的聲音也不是很清楚,三來因為要跟著導覽走有些地方就無法逗留太久,建議可以先上網爬文知道了典故後再到景區欣賞。
奕世尚書坊座落在績溪龍川村的水街上,是公元1562年明朝嘉靖41年為胡氏先後兩位尚書胡富跟胡宗憲所建的石制牌坊,石坊是仿木的結構,從正面看過去有四根柱子,四樑、七枋與三間、五樓,南北朝向。是很珍貴的古蹟,不過牌坊看多了會覺得就是石頭而已嘛!那可不!這邊每根柱子南北兩面都有大型的抱鼓石,樑用平板枋代替,架在柱子的上面,其實我沒有看得很懂?不過仔細觀察上面的石雕非常精細,在古代是權利與位階的象徵,南北兩面還有裝飾的起線與蓮瓣紋。
石坊的雕刻匯集了各種裝飾的技法,不管是花瓶或是雙龍戲珠還是鶴躍祥雲、海馬獻瑞、百官行舟圖等,一座石坊萬象人生,內容豐富多元。該坊也是雕刻藝術之首,令人嘖嘖稱奇。古人怎能花那麼多的時間在這些雕刻與鑽研上,而且雕刻的內容都有很深的寓意,這些都是智慧結晶。
主樓平板枋的上方南北各有一塊匾,上書【恩榮】從南邊看最上面一塊有四個寶瓶托起寫著【奕世尚書】在龍川胡氏幾代都有人出任尚書,其中還可以看到【大司徒】【大司馬】這二個意思指的是古代戶部與兵部尚書的雅稱。記得去年也有來到黃山看許國石坊,它也是明代所建立的牌坊,石坊建築是古代一種地位的宣示也代表崇高的光榮。
【邀約】記憶黃山DAY2-徽州文化古城 徽州府衙 許國石坊 棠樾牌坊群 鮑家花園
這裡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村落田野間充滿一種寂靜之美,走進龍川,古色古香,春天來的時候還可以看到油菜花。
龍川位於績溪縣以東11公里的地方,是典型的徽式建築,村莊為南北走向的船形,村裡面大都是胡氏家族後代,歷代人傑輩出!
村中沿著小溪橫穿,遠處山巒疊疊,馬頭牆下有著美人靠,坐在上面,鴨子悠然的在水池中來回游著,時間也跟著緩慢不急。
街道上到處都可以見到販賣的人家,有鐵壺、有木雕、有民生用品、有自製小吃等等,都是當地特有的名產。
路上看到有人在做南瓜餅,薄薄的一片燒烤而成,買了一盒試看看,味道帶著南瓜淡淡的香氣,咬起來脆脆的還滿好吃的!
街道兩旁也有一些商家,這裡居然還有紅木家俱,在明清的時候工匠按照黃帝的審美標準展現了最精湛的工藝技術,不知這邊是不是手工製作?紅木家俱光是原材料就很有價值,也十分稀少珍貴。
澄心堂紙作坊-這裡採用傳統的紙匠工藝,現場有體驗活動。澄心堂紙從原料加工到成紙有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有100道工序長期以來紙的製作全靠師徒傳承,世代相傳。
宗祠有分門廳、正廳、前進、後進、副祠
外行人來看就只是單純的古代建築,但是宗祠裡面包括欄杆都是用麻石所砌,兩邊還設有花崗石旗桿礎石六個,門廳的兩側擺有石獅,這種佈局為明清以來徽派祠堂的典型風格,而胡氏宗祠又以精湛的木雕工藝取勝,不管是大額枋、斗拱、雀替、平盤鬥、柱礎等等都雕刻的非常精細;新的世代流行看新的建築,對比強烈的,感官刺激的,色彩鮮明的...不否認我也喜歡新式的建築風格,但偶爾來看看老房子,其實裡面的智慧是更深入的,包括歷史及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文與情感,內容雖有別,但卻頗為玩味。
古人不僅對風水講究,在建築工藝文字上還有許多不同的意義。
宗祠的後進是寢室(放祖宗牌位的地方)有七個開間,上下二層樓,兩廂隔扇門裙板有100幅花瓶圖,寓意著百世平安,文革時被破壞至今只保留48幅。
在古代這樣的門窗又稱為鬲扇,它有著重要的裝飾地位,除了作為建築空間的隔開也是另一種組合裝潢。
這裡為副祠,也是丁家祠堂位於正祠堂東側的邊房,古人在建造祠堂時也有很多文章在裡頭,結構分為上下堂,高度僅有正祠的一半有明升暗降之意,胡氏宗祠當初建造這個祠堂是為了感謝丁家對胡氏的貢獻,所以特別在自家祠堂旁蓋了副祠堂給丁家,龍川全村大部分都是胡姓,只有一家丁姓,丁家在此也有十六代,而且代代單傳都是男丁,到現在都還是一個謎。
關於丁家還有一個傳說,因為全村都姓胡,龍川又是一個船形,船在大海行駛如果沒有鐵錨就無法靠岸,所以特意從外村請來一位丁姓住下,丁的意思就好比鐵錨把大船釘住之意。
上頭這塊匾額【邦家之光】邦字左邊該突出的一點沒有突出,也暗寓著幫忙點到為止不要幫過頭,意即不要喧賓奪主。
績溪龍川景區在早晨中透著一股涼意,薄霧裡炊煙裊裊,村庄裡沿途的日常民家,靜靜的在群山環抱之中,河水涓涓流淌,綠山青水直直望向遠方,清幽中帶著古色古香,純樸的靜好歲月。
【外部交通】
合福高鐵經過績溪北站,績溪北站到績溪縣城大概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如果沒有直達可以考慮在合肥南站中轉。
或者可以搭乘火車,績溪火車站為國家二級站,距黃山機場57公里。此外也可以考慮長途汽車,黃山市汽車客運總站(屯溪汽車站)坐到績溪縣;每隔20分鐘一班車,車程1個多小時左右,宣城汽車站坐到績溪的長途汽車每天7:40、8:20、9:40、12:30、13:50發車,車程三個小時(票價40元)
※本篇版權為雄獅旅遊所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