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jpg

前一篇講到台東第二天部落行程中午的最後一站是在芭伊工坊做陶珠,這篇來跟大家分享下半天的行程,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對部落旅遊感到比較陌生?其實來部落旅遊有幾個重點玩法

●對環境地理的認識 ●對原住民生活的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解 ●對四季農作物有了新的認識 ●對原住民傳統服飾的欣賞 ●了解各種祭典的重要性 ●手工藝品的文化價值及其意義● 品嚐在地新鮮自然的料理 相信掌握這幾點,就能玩的開心又充實!

_DSF8331_副本.jpg

金峰鄉位於台東太麻里西側,四面環山,以排灣族、魯凱族為二大族群。共有五個主要的村落:嘉蘭、歷坵、正興、新興及賓茂。山林未經破壞加上部落原始的傳統文化保留,也使這裡成為最親近自然的山中秘境景點。

_DSF8061_副本.jpg

金峰有三寶:紅藜小米及洛神。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以前小米是怎麼脫粒的!

我們來到卡拉米農坊體驗搗小米,以前搗小米的體驗就是用一個石臼,二個人拿著長長的木棍來回上下的搗著,這次的體驗不同於一般的搗小米,從小米脫粒開始,在沒有機器的農耕時代,一切都是採用最天然最原始的人工方法。只見部落媽媽脫下了鞋子,雙腳踩進竹編籃裡。

_DSF8197.JPG

先脫粒-用雙腳來回不停的揉搓著,台灣小米的栽培已經有一段歷史,據調查單是品種就有100多種以上,而且大多數的品種皆為原住民所留傳。現場有人好奇的問:踩這個腳會覺得刺刺的嗎?今天我們也要脫下鞋來踩嗎?有香港腳的人是不是不能踩?還有人問:這個可以刺激腳的神經嗎?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好不熱鬧

20180329 卜拉米農坊原味餐_180330_0084_副本.jpg

對部落長老來說,每年小米的收成是一件隆重神聖莊嚴的事,小米收成後作為各種用途。充份乾燥後的小米穗變成紅橘色垂掛著,等著進行脫粒,將穗梗及小米粒分離剝落。接著還要進行用篩去過濾在小米粒上粉屑及小枝梗,然後送入小型的碾米機做研磨脫殼。

黃橙橙的米粒,飽滿的顏色在陽光底下閃閃發亮-經過脫粒後小米從淡咖啡色轉成金黃色。這真是難得的體驗!

_DSF8299_副本.jpg

搗完小米肚子也餓了。

卡拉米農坊提供了原民餐跟大家分享,什麼是原民餐呢?這餐真是令人印象深刻!餐食料理中有樹豆熬成的湯,有好吃的豆腐乳,有養顏美容的洛神花酵素,還有烤山豬肉、秋葵、鯖魚及冰的辣椒水,這些都是在平地不容易吃到的料理。好不好吃?等你們來就知道囉~

能在不同的飲食文化裡去嘗試體驗是很難得的回憶,中午我們在喇响小棧裡用餐,內容有洛神花酵素飲料、刺蔥蛋、烤山豬肉、青椒炒小魚干、秋葵拌小米酒糟、烤靖魚、紅藜苗佐花生粒、豆腐乳、樹豆排骨湯及搖搖飯。所有的食材有一半以上都是自家種的,營養美味又健康。

黃班長說以前山地飲食比較貧乏,很多東西吃起來都沒有味道,但是不同的食材相加後,居然產生不同的口感與甜味,像這道樹豆排骨湯,裡面還加了山橘子的葉子,而樹豆與山橘子的時節剛好相近,樹豆湯裡有時會加山豬肉一起熬煮,喝起來清清淡淡,頗為爽口。

這道叫做搖搖飯,因為會黏鍋子,所以在旁邊要不停的搖著,以防沾鍋。裡面有白米混入小米及紅藜還有野菜一起熬煮。吃起來很有飽足感!

辣椒湯真的很酷耶!老實說還真好喝。裡面加了辣椒及蒜頭可以殺菌消毒增加抵抗力- 而且用的是小辣椒喔(野生辣椒)喝起來還滿辣的,通常都是飯後喝可以幫助消化。離開時我還帶了洛神花酵素飲料。

_DSF8303_副本.jpg

下午我們來到新興村的入口處來認識撒布優部落,這天的天氣有點陰暗,天空飄起來小雨,不過對於部落的生活我仍是充滿好奇-

20180329 王理事長導覽撒布優_180330_0031_副本.jpg

這一站謝謝社區發展協會的王理事來為我們導覽解說。

這邊比較特別的是沒有跟其它村落在一起而且村子裡全部清一色都是排灣族,這個社區有八個頭目,王理事提到他們的頭目是世襲制,非父系也非母系,通常是第一個小孩,生女孩就是女頭目,如果要跟女頭目結婚只能用招贅的方式,如果不想當頭目也需要透過長老開會許可才可以換下來。由於他們重出生的順序而非重性別,所以有了長嗣繼承的規定,這也是排灣族的一個特色。

_DSF8326_副本.jpg

頭目如果沒生小孩就是兄弟姐妹來當頭目,沒有兄弟姐妹就是以上一輩的叔叔阿姨中去挑選,頭目生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姓氏。這樣聽起來很像是古代帝王制度,主要是確保血統的純正。這個部落不大,全部只有七百多個人在此生活。多半以務農或是從軍為主。

_DSF8329_副本.jpg

這裡的排灣族多半從泰武村移居至此,在以前如果要搬遷部落除非是居住人口太多或是碰上溫疫才會考慮整村搬遷。

村裡的街道整齊,種了不少花草樹木-

_DSF8306_副本.jpg

排灣族還分為四大族群,有北中南及東排。

在村裡還分有村長及理事長,不過還是以頭目為核心。頭目的家建築跟裝飾也跟一般人不大一樣。在排灣族裡家是最基本的單位,這裡面還包括家庭成員、家名及家屋。愈接近直系則在家系的地位也就越高,因此有了階級化的宗支組成。

_DSF8312_副本.jpg

我對獵人的故事最感到好奇了!

據說在山裡有許多智慧,不管要上山打獵或是農作種植,聽老人家的準沒錯。有時候他們會三五成群上山打獵,如果有人遲到,就會用植物來做暗示,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意思存在,另外打獵區也多半是固定的不能越界,說起打獵的二三事,由不得你不信邪。像是打噴涕時最好就不要上山。

_DSF8307_副本.jpg

部落有部的名字,家有家的名字。如果你出去跟人家講家名大概人家就會知道你是從哪個部落出來的。

_DSF8314_副本.jpg

我們一行人走訪頭目弟弟的家,這裡也是他們所謂貴族居住的地方,而且王理事還說頭目弟弟很會打獵?

_DSF8315_副本.jpg

會不會打獵看門上端的橫木就知道囉!上面雕刻著許多動物。

_DSF8317_副本.jpg

階梯上還刻著許多腳印。

_DSF8318_副本.jpg

房子外頭還放置了許多石板塊,據說石板也分公母,敲一敲,聲音感覺深深的是公的,通常拿來當作樑柱,敲起來沉沉的是母的,會拿來做房子的隔間用途;另外在觀光區放的石板烤肉是放公石還是母石頭呢?答案是都可以!放公石比較耐熱,放母石因為火源熱度燃燒較容易脆化。

_DSF8324_副本.jpg

部落的故事真的好有趣。

在路上不時看到各種雕塑及陶甕。連甕也有分公母喔!在石板上這個代表的是陰陽甕。甕上面的圖案代表河川、山及人,河川為蘊育生命之源起,山代表授獵生活,人代表群聚團體;在部落裡他們的甕也特別講究,例如裝水有裝水的甕,釀酒有釀酒的甕,裝小米有裝小米的甕。

_DSF8328_副本.jpg

從舊居地移到這邊已有六十八年的光景,大概在民國三十九年。

如果你沒有深入瞭解這塊土地,實際走訪,其實還是有許多未知境地等著我們去探索-

123.jpg

我們最後一站來到原愛布工坊

還沒來訪之前大概聽了這裡的故事,鄭校長是推動原愛布工坊的推手,他走入了山地部落,學習排灣族的語言,在教育推廣上不遺餘力,幫部落解決問題。

十年前隔代教養的問題日益嚴重,很多新興國小的孩童一回到家就是玩一整天,阿嬤問他們:學校有沒有功課?作業寫好了沒?孫子總是回答有啦!寫好了啦!但是阿嬤阿公又看不懂功課內容,也不確定孫子到底寫了沒?這時鄭校長於是突發奇想,成立了原愛布工坊,讓原本就擅長編織的阿嬤與孫子間有了溝通的平台。在學習的過程裡孫子也會覺得:哇!原來我的阿嬤這麼厲害!原來她會的東西還很多。形成了二代之間的對話之後,現在很多老一輩的阿嬤也會講國語了!

_DSF8374_副本.jpg

原愛布工坊的教室裡幾個原住民媽媽在縫合機前,在這個工坊做出各種生活用品,包括零錢包、提袋、後背包等等,使用的布料還是Gore-Tex的。

_DSF8387_副本.jpg

每一件產品都是部落媽媽獨立完成;這天我們也在現場體驗了穿縫與燙熨做出了屬於個人的鑰匙圈,大部分的婦女都必需兼顧家庭與工作,當孩子回到家中看見媽媽的辛苦也會覺得自己應該努力讀書。這個工坊的成立一切以"愛"為出發點,鄭校長也透過他的資源在沒有資金的狀況下認識外面的布商,請他們可以提供布料來作使用,除了有原愛布工坊以外還有個原愛木工坊由爸爸負責。

001.jpg

在部落很多人因為家庭或是身體的狀況無法出外工作,為了替這些原住民也找到一份尊嚴及生活下去的動力,鄭校長想到了原住民也擅長的「木」雕,從布到木,從母親開始然後帶動父親,提升整個產業的帶動,讓下一代也能感受到上一代辛苦的付出。對於他們而言能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一直快樂的生活下去就是此生最重要的事!

原愛布工坊 FB官網

地址:台東縣太麻里北里村森川路13之1號(太麻里新與國小旁)如欲參訪各工坊前請先電話預約|洽詢電話:089-780253 朱正勇

台東是個充滿土地氣味的地方,像大海遼闊般的美好,純樸自然帶給人們的感受是深刻的,看著部落一群人正在為村落改變,累積著自己微小的力量,慢慢也會形成一股共鳴。期待自己能在台灣多走幾個地方,把微笑帶著走,把心留下來。

紅金寶讚金峰FB粉絲頁 紅金寶讚金峰官網 普悠瑪旅行社 普悠瑪FB官網

充滿濃烈排灣族色彩|台東太麻里 英惠原藝民宿

台東.金峰 用新鮮農作物譜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甜點|少妮媱手工烘焙坊

台東.金峰鄉一日遊 |臺灣之美世外桃源 部落達人帶路(上)

台東.金峰鄉一日遊 |臺灣之美世外桃源 部落達人帶路(下)

arrow
arrow

    jenn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