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式鱔糊-先將鱔魚用滾水燙熟再切五至六厘米長,加上蒜頭、辣椒、酒、高湯..燒至鱔魚上色,吃起來中間有小骨,肉滑嫩細,非常好吃!
這日午食我們逛完了黃山歙縣鮑家花園就來到藕香榭餐廳用餐,
餐廳外頭有一大片的湖景,風景秀麗,環境清幽。
餐廳設計以中國式建築的造型為主體,欄杆、屋簷、木柱都有著中式風格的色彩,
搭配附近的園林樹木,站在湖畔邊微風徐徐有著另一種愜意之感。
干鍋鴨瓜五城干-
雖然徽菜重色重油重火功,連日幾餐下來卻不覺得因為食物太鹹而感到口渴,
他們的口味講究食物的原汁原味,喜歡徽菜的人還是不少。
以上菜單因為寫法與唸法跟台灣可能認知上有誤差,僅以簡單記錄之。
葛粉圓-咬起來皮QQ的,很厚實,我特別喜歡這道,因為口感上較清淡。
這個葛粉也叫做葛根粉,可以做成粉狀泡開,變成是一杯糊糊的飲品,裡面可以加蜂蜜,據說可以養顏美容,另外它還有清涼退火作用,此外還有降脂及降壓的改善功能。
醃菜粿(餅)-
這道是他們道地的菜色,徽州人遠行時總要帶上這個醃菜粿。
但是跟台灣的粿又不太相似,
我們的粿是閔南糕的統稱,像是甜粿、菜頭粿、草仔粿...。
醃菜粿吃起來有點像是我們韭菜盒的外皮,
但又更厚了一些,裡面的醃菜及肉末味道還不錯。
付衣肉圓煲-他們唸腐衣(二聲)肉圓煲
這個是用豆腐上面那層皮去製做的,湯頭味美,豆腐的香氣陣陣。
鐵板毛豆腐-餐餐必備
今日午餐有多達十多道菜:鮑氏紅燒肉、付衣肉圓煲、干鍋丫瓜五城干、
葛粉圓、紅燒黃鴨魚、腊味野生黃鱔、梅菜鍋巴、美極新安蝦、木耳菜、
時蔬、鐵板毛豆腐、外婆小炒黃牛肉、西紅柿炒蛋、漁家特色蠶豆。
我發現每餐裡都有水裡游的,山上跑的。
毛豆腐是徽菜代表,透過人工發酵方法讓豆腐表面長出一層白色茸毛,
他們說經過烹飪後奇香四溢,鮮美無比,大概就是跟我
我們的臭豆腐一樣的,我們覺得很香很好吃,但外國人可能吃不習慣。
有句順口溜說:吃了毛豆腐,打你嘴巴都不吐!
漁家特色蠶豆-
這個蠶豆悶煮後吃起來口感特別軟爛,綿密的質感加上濃厚的調味,
蔥蒜及辣椒相互搭配,味道十分入味。
鮑氏紅燒肉-
梅菜鍋巴-味道不明顯,加上梅菜一起咬,鍋巴吃起來硬硬脆脆的。
美極新安蝦-
外婆小炒黃牛肉-
這道菜跟台灣口味比較像,台灣人喜愛吃牛肉,西餐廳在台灣開的不少,而台灣更是把牛肉麵發揚光大,冬令進補牛肉更是不可少,不管是麻辣鍋店、串燒店、火鍋店都有牛肉的蹤影。台灣黃牛肉稀少而珍貴,很多都是大陸進口的。
紅燒黃鴨魚-
這道吃起來肉質很細。幾日下來發現在這邊都是先上水果,跟我們的飲食文化大不相同。
更多徽菜飲食↓
今天走在路上,想著徽菜的分明,色彩濃厚,又想起台灣的代表性小吃。最近幾年日本友人來台灣總是跟我大大讚美台灣的美食,覺得在飲食這方面比起他十幾年前來到台灣時有很大的進步。台灣小吃雖不在中國八大菜系裡,但是綜觀台灣飲食文化卻是非常多元。如果說台灣小吃是清秀的小姑娘,那徽菜就是濃妝的美豔女人了。徽菜如同黃山人的個性鮮明而熱情,直接而豪爽,熱烈繁盛,親切自然。
此行特別感謝欣旅遊 雄獅旅遊 黃山市中國旅行社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旅行管理公司
其它遊記
記憶黃山DAY2-徽州文化古城 徽州府衙 許國石坊 棠樾牌坊群 鮑家花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