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媽媽聊起,似乎為了孩子不受聲光螢幕的污染,大家也就不在家安裝電視或是第四台節目。


猶記得國小的時候父母也是禁止我們看電視,那時我們家是住透天別墅共有三層樓高,爸爸出外工作時我會偷偷跑到一樓看電視,每次一聽到一樓外頭鐵捲門往上捲起的聲音就會馬上關掉電視以飛奔的速度衝上二樓去。其實哪個孩子不愛看電視呢?越是禁止越是想要探索,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不論是米老鼠或是小甜甜及藍色小精靈都陪我渡過那漫漫的童年生活。


一直到現在,與另一半也都鐘愛看電視及電影這件事,但是W先生小時喜歡看自然百科類的影片。我也記得每次爸爸去租了日本的生活影集(忘記是關於哪一類)我們那天的心情都特別好。


其實關於電視或電影我自己倒是認為要有選擇,片長時間再控制一下,其實電影生活對於我們的知識與見野或是心情抒發都有不錯的排解與激發。


每個禮拜五或是週末我們也會幫孩子選擇幾部好看的影片一起觀賞。不但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對於電影裡的劇情探討都有不錯的省思。


這日,孩子居然忘記把學校作業帶回來,在他小小的心靈裡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大事,老師說要打電話給父母時他央求不要,怕被我們責罰。回去後我只要求第二天找時間把作業補齊就好,大人都會有忘東忘西的時候更何況是孩子,對我而言這不算嚴重的事。也好,晚上的時間空了下來吃過晚飯,我們就一起欣賞這部-風箏孩子王。


2012紐約印度影展最佳影片宇最佳童星
2012洛杉磯印度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與評審特別推薦
2012柏林影展新生代兒童單元(Generation KPlus) 最佳影片
2012入圍多倫多影展-兒童單元(Kids Public Programme)
2012獲邀參加金馬影展

劇情的開始是在印度的某個小鎮裡,一群孩子在掙著生活的場景,那是一處破舊的廢棄回收廠,葛圖與一般孩子一樣,他是個沒有父母的孩子,工廠的負責人買下了他供他吃住。


畫面又帶到葛圖在玩著風箏的畫面(與孩子觀看的過程我們常常按了暫停討論劇情)。我幾乎是從頭解釋到尾(因為不是講中文,翻譯的國字孩子也太小還看不懂)


劇情簡介
 天空中佈滿各式各樣的風箏,卻沒有一支可以飛越黑魔王卡里(Kali)。為了擊敗魔王,葛圖(Gattu)必須要讓自己抵達天際。

 在中印度的小村落,大人跟小孩一樣迷戀放風箏的活動,但始終沒有人知道制霸天空許久的卡里是誰放的。葛圖,一個貧窮的街童,志氣比天高,他屢次想擊敗卡里都無功而返,屢戰屢敗的他卻不失意,反而越挫越勇。他發現或許學校屋頂至高處會是個戰略優勢,只是最大的問題是……他沒錢去念書。於是一場為了夢想而戰鬥的假扮學生行動,即將展開!

 街角貧童的大挑戰即將展開,他將用他小小的身體證明,只要意志夠堅定,沒有完成不了的夢想。


柏林影展最佳影片 得獎因素:
 我們可以從每一個孩童的眼中感受到生活源源不絕的驚喜;更特別的是,這些調皮小鬼無窮無盡的獨門創意竟是如此吸引人。以藍天為舞台背景的決鬥景觀貫徹全片,這等等的綜合,開創出一趟幽默、充滿精力的愉悅旅程。我們把獎頒給這部片正是因為它捕捉到專屬於印度的諷刺、錯綜複雜與生命力。


好萊塢報導:「並不刻意漂白印度社會真實,卻又能讓兒童傾倒的迷人電影!」
 不以屈尊的角度便成功吸引到年輕觀眾,並將令人心疼的印度街童問題賦予希望的神采,這部迷人、又充滿原創性的電影,描寫一個不識字的小男孩如何為了放風箏而偷偷潛入一所學校內假扮他們的學生,只為了要爬到學校的屋頂。這個小男孩的精靈與堅定的決心,最終在架構完善的結尾獲得眾人的稱讚。導演拉珍柯薩自1997年評價良好的處女作《風之舞》後,再一次成功的回歸。這部片也贏得了柏林影展青年評審團的最佳推薦。

 由印度兒童電影協會製作,這部片無可避免的會表現出當今印度社會的貧窮、童工問題等生活醜陋面,但卻是透過一個有趣、震撼人心的故事帶過,使其的教育性可以不會在受到太多驚嚇中被傳達。比如說,校長與學生口中歡頌的校歌,是如何的讚譽印度宛如天堂,到導演卻也不留情的在片中拍出廢物回收處、垃圾場與公共廁所等場景。幽默的基調平衡了主角出發實踐夢想時的認真。


紐約印度影展影評:「帶領希望與魅力高飛!」
 這幾年很難看到有描寫貧童孤兒的電影卻又能讓人感覺愉悅,感謝有拉珍柯薩與印度兒童電影協會,可以帶給我們這樣一部充滿樂觀向上,不會讓我們感受到真實恐懼的電影。

 就是這樣一部可以同時吸引大人與小孩的稀有電影,它從不會背離真實,但也同時不沉溺在小主角與其他周遭夥伴所居住的貧窮困境。電影崇真的那一面或許對外國觀眾很陌生,但它不會讓人感受到剝削,儘管內容暗指了很多印度底層社會的黑暗面。


---內容提供 世界電影雜誌


我陪孩子看完後,他說非常好看(才小一生),媽媽佩服他可以看一部電影坐那麼久。上面寫的是大概的劇情,我們事後有討論到一開始葛圖為了完成他想做的事他做了不好的行為-說謊,偷錢,還有答應別人的事沒有履行承諾,之後他又偷了另一個孩子的學校制服只為了爬上那所學校的陽台去放風箏,在學校裡他又偷了同學的書,欺騙同學他的真實身份。最後還背棄了他的朋友們。


場景拉到最後一幕,葛圖終於如願在學校的陽台上放了風箏也打敗卡里,但是他的內心裡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事後他開始哭泣(而他的朋友正被學校處罰)。讓人為之動容的是收養葛圖的回收廠老闆並沒有責怪葛圖連日以來對他的欺騙,他用一種很寬容的心去包容這個孩子並且去理解他的行為。孩子終究是有顆良善的心,後來他選擇回去面對他的過錯,無懼接下來可能會面對的責罰。出忽意料的是,學校的校長居然沒有對他的行為做出處罰反而敬佩他對於夢想的追求,最後是以幽默的結局畫下句點。卡里就是學校的校長,校長最後原諒他並且讓他可以來學校上學。


畫面又帶到在垃圾回收廠的一群孩子們。我要兒子想想,同樣是在垃圾場裡工作的一群人,為什麼葛圖可以去上學(孩子說:因為他說謊)這時就可以引導他不是因為說謊讓他可以一路走到這裡,當然他用不好的行為去達到他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自己的目標追求始終如一並且貫徹執行,他並不放棄對於夢想的追求,而且最後他勇於承擔自己所曾犯下的過錯。那才是真正令人激賞的。


要想與眾不同就得獨一無二! 希望孩子有學到裡面所要傳遞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ni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